本報攝影記者於元朗、大埔兩區街市和超市觀察,兩區街市均人頭湧湧。其中大埔有超市的麵包貨架中午已經「清空」。元朗街市多間店舖也大排長龍,不少貨品均貨量充足,惟有店家稱雞蛋已售罄,亦有店員稱人流較過去打風時多。
金鐘則有文具店門外出現人龍,不少人特意到場買膠紙,相信打算為玻璃窗貼上膠紙。
菜檔生意好 提早下班
銅鑼灣鵝頸橋露天街市也有不少市民買餸,有菜檔店員稱生意較平日多三成,亦較以往打風多,至今午4時許蔬果幾乎一掃而空,較平日提早約2小時收工;亦有市民原本打算到距離住所較近的灣仔道街市或超市買菜心,但蔬菜已售罄,於是「轉戰」鵝頸橋街市,不過再度撲空,打算到鵝頸橋一帶超市繼續尋找菜心。
鵝頸橋露天街市由下午3時起人頭湧湧,多間菜檔及肉檔大排長龍;位於寶靈頓道的連鎖生鮮食品店「錢大媽」店員指,約中午12時,海鮮、肉類已售罄,下午3時只餘下少量生果可供售賣,有顧客一踏進店內發現凍肉櫃已沒貨,驚呼「這麼快就沒有東西賣」,只好空手而回。
有菜檔於下午約4時許僅剩下南瓜、雞蛋、洋蔥等食物,故決定落閘。菜檔店員指,今日生意較平日多三成,亦較以往打風多,「今次特別啲」,由於貨品幾乎被搶購一空,因此提早收工,又相信明日仍能供貨,如常營業。
市民張氏夫婦到街市買餸,張太說,由於擔心明日會有強風暴雨,並聽聞「樺加沙」威力與「天鴿」和「山竹」相若,故今日所買份量較平日略多,共花費約400至500元,包括海鮮與蔬菜,稍後亦打算到超市購買杯麵,以備不時之需。
張太說,由於擔心明日會有強風暴雨,並聽聞「樺加沙」威力與「天鴿」和「山竹」相若,故今日所買份量較平日略多,共花費約400至500元。(廖凱霖攝)
港島居民蘇太原本打算到家中附近的灣仔街市,尤其想買家人愛吃的菜心,惟丈夫下午3時曾到場觀察,發現「截咗人龍」,附近超市的蔬菜亦已售罄,因此蘇太放工後轉往鵝頸橋露天街市買菜。蘇太說,在鵝頸橋露天街市仍未能找到菜心,「想買嘅嘢都無晒」,而且菜價略高於灣仔街市,例如10元可買到4款蔬菜,但在鵝頸橋10元只能買到一小袋枸杞,不清楚是否與打風有關,又透露會嘗試到附近超市尋找菜心。
還有不願具名的中六學生放學後,花約200元到街市買餸及到超市買零食。該名學生說,家人因應颱風襲港已提早到超市「入貨」,自己只是應家人要求買少量冰鮮肉,笑言「零食是自己想買」。對於明日將會停課,她說「沒有特別開心,聽說這次(颱風襲港)比較危險」,而停課期間會留在家中,爭取時間備戰中學文憑試(DSE)。
另有一名鰂魚涌居民譚老太則選擇從容面對「樺加沙」,未有買餸。她稱自己是來街市做「市場調查」,觀察市民搶購情况。她表示不理解為何打風前夕有大批人到街市買餸,質疑「打風只是打一兩日」,毋須特意搶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