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港上市發展商債務違約風險令市場擔憂多時,近日終有個案浮面,流動性緊絀情況一直受到關注的英皇國際(0163.HK),上周五晚公布年度業績時披露,截至3月底,有166.05億元的銀行借貸已逾期或違反若干條款,意味已經違約,銀行有可能要求立即償還有關借貸(俗稱Call Loan),故已把該等借貸分類為流動負債。英皇接受本報查詢時稱,集團並無任何回應。
正與銀行協商財務重組
業績通告提及,集團正與銀行協商財務重組,以就計劃達成一致,並密切監察其進展,有信心可按財務重組的時間表,透過出售投資物業籌備充足資金。英皇又指出,將於未來12個月透過出售物業及投資物業的租金,持續加強流動資金及經營現金流量,並透過多種渠道管控行政及經營成本。核數師德勤稱,事件可能會對集團持續經營能力構成重大疑問,故對其業績不發表意見。
有市場人士認為,現市況下即使英皇願意出售資產套現,市場亦未必有足夠承接能力,更大可能是以平價轉售予大股東;而早前市場傳出,銀行界冀與英皇商討債項事宜,惟公司取態未夠積極。
另一市場人士則透露,銀行會否Call Loan難一概而論,一般要視乎銀行與企業的商討進展;若企業計劃重組業務,則要看其進度,不同情況有不同考慮。
有地產分析員認為,相信銀行暫未採取行動,一般如能正常還息都願意續期,但現時銀行不想有太大負擔,因英皇、麗新(0488.HK)及宏安(1222.HK)等有債務及流動性壓力的公司不少,只能盡力支持一部分公司,例如最近就集中為新世界(0017.HK)完成再融資。他估計,現時英皇可以做的事情不多,只能加速變賣資產,並與債權人商討削債。
根據英皇的企業簡報及業績公告,截至3月底,集團銀行借貸166.05億元,全分類為一年內償還的短債,手頭現金僅6.39億元,並已出現淨流動負債130.8億元;其物業組合賬面值353.56億元,包括295.74億元投資物業;賬面值311.85億元的資產已用作銀行融資抵押。
數百億元資產難變賣
現況下變賣資產並非易事,分析員直言,目前持有投資物業容易出事,撇除英皇把資產用作融資抵押,其投資物業難以變賣,因市況長期下行,以往的大手買家可謂全軍覆沒,新晉投資者趁港元拆息低入市,只主打細銀碼物業;英皇手頭上的數百億元資產難即時套現,包括灣仔、中上環及沙田等8座綜合大樓,出售銀碼較細的遊客區舖位亦需時,而澳門即將結束衞星賭場經營,英皇在澳門的酒店也受打擊。
英皇去年3月與11間銀行籌組24.2億元銀團貸款,協調銀行包括交銀香港、東亞及滙豐;參與銀行有中行澳門分行、澳門國際銀行、國泰世華、華僑銀行、建銀亞洲、創興、恒生及永豐銀行。據集團2024年年報,其主要往來銀行還有中銀香港及工銀亞洲。
對於本港房地產貸款問題是否日趨嚴重,有銀行界人士指出,部分企業面對償債困難已一段時間,特別是過去兩年利息上升,對貸款比率高的企業有一定影響,銀行對房地產貸款過去一段時間已轉趨審慎,並作好撥備。
談及其他違約風險較大的發展商,分析員表示,問題並非個別公司過度舉債,而是市況低迷太久令行業大失預算,「食完老本也頂不住整個周期、難以翻身」,麗新可以自救的辦法不多,宏安也好壞參半,億京高位接貨可能潛藏風險,後續發展仍取決於銀行取態,若拆息能維持低於1厘應對市場有利、租金上升及投資者入市,銀行會較願意續期。
他預測,今年下半年或明年上半年周期見底後,銀行將較安心出手,重點是公司能否捱過「黎明前的黑暗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