港鐵東鐵綫延伸傳出白石角站「難產」,政府消息一句「未計掂數」足以令區內居民心驚膽跳。白石角物業一直以「臨海新區」、「臨近鐵路」作為賣點,如今傳出車站冇影,即時勾起市民對啟德單軌方案一改再改,以及跑馬地居民拒絕設鐵路站的回憶。
美股外幣即時報價 多國新聞任睇
東鐵白石角站規劃發展方案原定九月出壚,但《香港01》引述政府消息,指車站成本「未計掂數」,消息一出隨即引起網民熱議,有人發文「白石角業主RIP」稱樓價會跌七成,也有人覺得當年因鐵路概念入市的業主,形同「被玩」。
也有網民諷刺,白石角本質上屬於「大埔版掃管笏」,發展商以鐵路概念招徠,實際卻只剩下巴士來往市區,居民需每日「逼巴士去九龍返工」,亦有人將矛頭直指地產代理,外區人不了解白石角情況而入市。
不過,亦有人認為批評過火,認為買得起白石角大都擁有私家車,真正的有錢人根本不依賴公共交通工具,因此白石角被定位為「臨海豪宅區」,鐵路並非必要條件。
然而,交通與配套矛盾再次浮上枱,白石角雖然臨近科學園,但實際交通選擇有限。巴士班次疏落,繁忙時間才有特別班次疏導。即使揸車,亦要面對車位不足問題,月租動輒五、六千元,部分住戶更要將車泊到樟樹灘,再步行十多分鐘回家。
白石角站未有定案,但「未計掂數」消息一出,令人再聯想到啟德新區的命運。啟德發展區早年亦曾以「單軌鐵路」作為核心賣點,吸引大批買家及投資客進駐,跑道區更創過8萬元呎價成交,然而2020年發展局突然以技術困難為由擱置,單軌鐵路胎死腹中。
當年不少跑道區樓盤被包裝成「臨海豪宅」,最終卻迎來「走數」消息,再加上簡約公屋等計劃「加持」,業主敢怒而不敢言。雖然2023年政府重啟新方案,但規模已大幅縮減,並會參考「雲巴」、「智軌」及「公車捷運系統」等技術,有機會用巴士取代鐵路。
在海景與鐵路之間,白石角再次陷入定位矛盾。有人視之為臨海豪宅,享有靚景私隱,有人更用跑馬地作比喻,指當年居民寧願反對興建地鐵站,也要維持區內寧靜,所以白石角站可有可無。
數據顯示,白石角樓價近年隨大市回落,據中原地產資料,逸瓏灣2020年底平均成交呎價為13,984元,到2025年8月已跌至12,007元,跌幅約一成四;海日灣情況更為明顯,由2020年底的23,715元跌至16,385元,跌幅接近三成,同期中原城市領先指數由176.54跌至138.63,跌幅約21%。白石角部分屋苑跑輸大市,未來能否止跌回穩,鐵路或成為關鍵因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