陳國基今午主持應對極端天氣督導委員會會議,聽取相關局長和部門首長的最新匯報,全面檢視各政府部門最新的應急及善後工作進展。委員會提醒市民,雖然風暴正遠離香港,但現時本港天氣仍然不穩定,大家應繼續留意政府發放的最新消息,政府各部門會聯同社會各界全力參與社區復原工作,以及向有需要的市民提供適切支援。
截至今日下午五時,本港共有19宗確認水浸個案,已完成處理其中14宗,渠務署有信心餘下5宗個案可在一至兩小時處理妥當。屋宇署緊急事故控制中心共接獲25宗關於招牌及地盤棚架等緊急事故個案,至今已完成處理22宗個案;土力工程處共接獲四宗山泥傾瀉報告,事故地點位於西營盤、屯門、赤柱和涌背,其中兩宗涉及塌樹引致斜坡和擋土牆損毁。
另外,發展局早前已經物色50多幅分佈各區的政府土地,供各部門臨時擺放塌樹及雜物,稍後再安排送往堆填區。在颱風過後,樹木管理部門會巡查位於人流車流高地區的樹木,採取相應措施,包括穩固樹木、移除懸吊斷枝、移除倒塌或根基不穩的樹木。
消防處截至今日下午五時,共處理了143宗有人被困升降機報告,454宗自動報火警系統報告,393宗樹木倒塌報告,一宗山泥傾瀉報告,以及九宗水浸事故報告,當中在16宗水浸事故中共協助了61名市民到安全地方。
路政署接逾千宗塌樹報告
截至下午五時,路政署共收到約1620宗道路事故報告,包括約1050宗塌樹、約85宗水浸和六宗山泥傾瀉報告等,署方已於下午一時二十分開始巡查主要道路工作,並已完成。路政署轄下近200隊應急隊伍亦隨時候命,在安全情況下出動清理道路上的塌樹、障礙物及淤塞的道路集水溝和渠道,以及為倒塌的斜坡進行緊急圍封及搶修工程等。因應惡劣天氣及風暴潮而於昨晚臨時封閉的沙田城門河、大埔林村河及大埔河沿岸16條行人隧道則已於下午五時開始重新開放。
各區民政處已提早於昨日上午八時開放臨時庇護中心,風暴期間一共開放50個臨時庇護中心,比以往開放的數目更多,期間共有約900人入住。民政處轄下的臨時庇護中心於三號強風信號下會繼續開放,供有需要市民入住,直至三號強風信號除下。另外,各區民政處會協調相關部門和機構於當區進行善後工作,以期讓市面盡快復常,利便市民出行、上班或上學。